docker内的qb种子转移
种子先暂停!
登录到 qb 容器内
qb的种子保存的信息是在 /config/qBittorrent/BT_backup
只要把文件夹内的 *.torrent
文件提取保存到另外一台容器内部的指定文件夹就可以了
种子先暂停!
登录到 qb 容器内
qb的种子保存的信息是在 /config/qBittorrent/BT_backup
只要把文件夹内的 *.torrent
文件提取保存到另外一台容器内部的指定文件夹就可以了
dockerhub 地址:https://hub.docker.com/r/sulinggg/openwrt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SuLingGG/OpenWrt-Docker
使用帮助:https://mlapp.cn/376.html
trackers列表来至 github
以下只是对aria2的BT服务器地址(bt-tracker)做的快捷复制
根据aria2特性做的字符处理省去了用excel处理的麻烦。
此列表不一定保证有速度,没速度可以试试改下监听端口。
Iperf3 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。Iperf可以测试最大TCP和UDP带宽性能,具有多种参数和UDP特性,可以根据需要调整,可以报告带宽、延迟抖动和数据包丢失.对于每个测试,它都会报告带宽,丢包和其他参数,可在Windows、Mac OS X、Linux、FreeBSD等各种平台使用,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小工具。
软件下载地址: https://iperf.fr/iperf-download.php
安装iperf3
在CentOS 7上使用下列命令即可安装:
# yum install iperf3
在ubuntu 上使用下列命令安装:
# apt-get install iperf3
windows端安装:
下载解压安装包,进入dos切换到iperf3解压目录,执行iperf3即可运行.
网络带宽测试
Iperf3也是C/S(客户端/服务器端)架构模式,在使用iperf3测试时,要同时在server端与client端都各执行一个程序,让它们互相传送报文进行测试。
我这边在ubuntu主机安装iperf3作为服务端,ip地址为192.168.2.251 ,本地windows pc机作为客户端,来做测试实验.
iperf3 -s
C:\Users\iperf3>iperf3.exe -c 192.168.2.251
从打印的内容看,缺省参数下,Client将连接Server端的5201端口,持续向Server端发送数据,并统计出每秒传输的字节数、带宽、出现报文重传的次数、拥塞窗口(Congestion Window)大小,整个测试将持续10秒钟;最后将汇总10秒的平均数据,并给出发送和接收端的统计。
接下来分析一下Server的测试输出结果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erver listening on 5201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ccepted connection from 192.168.2.2, port 52537
[ 5] local 192.168.2.251 port 5201 connected to 192.168.2.2 port 52538
[ ID]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
[ 5] 0.00-1.00 sec 23.6 MBytes 198 Mbits/sec
[ 5] 1.00-2.00 sec 33.7 MBytes 283 Mbits/sec
[ 5] 2.00-3.00 sec 46.2 MBytes 388 Mbits/sec
[ 5] 3.00-4.00 sec 44.1 MBytes 370 Mbits/sec
[ 5] 4.00-5.00 sec 41.5 MBytes 348 Mbits/sec
[ 5] 5.00-6.00 sec 36.3 MBytes 304 Mbits/sec
[ 5] 6.00-7.00 sec 34.1 MBytes 286 Mbits/sec
[ 5] 7.00-8.00 sec 37.6 MBytes 315 Mbits/sec
[ 5] 8.00-9.00 sec 43.2 MBytes 362 Mbits/sec
[ 5] 9.00-10.00 sec 43.3 MBytes 363 Mbits/sec
[ 5] 10.00-10.01 sec 677 KBytes 425 Mbits/sec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[ ID]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
[ 5] 0.00-10.01 sec 384 MBytes 322 Mbits/sec receiver
Server端日志显示接收了来自192.168.2.2,源端口52538的测试请求。Client端连续进行了10秒的测试,并显示了每秒传输的字节数,带宽信息;测试结束后会汇总发送和接收的统计信息。在Client连接关闭之后会继续侦听5201端口。
iperf3 所提供的选项非常多,以下介绍一些常用的参数。
服务器端命令行
其中:
-s 表示服务器端;
-p 定义端口号;
-i 设置每次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,单位为秒,如果设置为非零值,就会按照此时间间隔输出测试报告,默认值为零
客户端命令行
其中,
-c 表示服务器的IP地址;
-p 表示服务器的端口号;
-t 参数可以指定传输测试的持续时间,Iperf在指定的时间内,重复的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包,默认是10秒钟.
-i 设置每次报告之间的时间间隔,单位为秒,如果设置为非零值,就会按照此时间间隔输出测试报告,默认值为零;
-w 设置套接字缓冲区为指定大小,对于TCP方式,此设置为TCP窗口大小,对于UDP方式,此设置为接受UDP数据包的缓冲区大小,限制可以接受数据包的最大值.
--logfile 参数可以将输出的测试结果储存至文件中.
-J 来输出JSON格式测试结果.
-R 反向传输,缺省iperf3使用上传模式:Client负责发送数据,Server负责接收;如果需要测试下载速度,则在Client侧使用-R参数即可.
常用启动命令:
服务端:
iperf3 -s -p 12345 -i 1
客户端:
iperf3.exe -c 192.168.1.43 -p 12345 -i 1 -t 20 -w 100k